今年5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小满,小满是立夏过后第一个节气,传达着收获的前奏,也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始。
入小满以后,暑天湿热正式拉开帷幕,气温明显升高,雨水开始增多,湿热之气交结,气候闷热潮湿,所以暑热之气与湿邪也将一起侵犯人体。
小满三候
苦菜秀: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多年生菊科,春夏开花,感觉火气而生苦味,嫩时可食。
靡草死:后五日“靡草死”,靡草,按东汉郑玄的解释是荠、葶苈(tíng lì)之类枝叶细的草。葶苈三月开小黄花,四月结子,因为是阴气所生,到入夏畏于阳气,便枯死了。
麦秋至:再五日“麦秋至”,夏麦可以收割了。
这些习俗你知道几个?
动三车
谚云:“小满动三车。”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
古人相信万物有灵,水车也有灵。这时的民俗主要是祭车神。传说车神为一条白龙,小满时节,农家在车水前于水车的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表明了农民对水利灌溉的重视。
小满也是油菜籽成熟的时节,人们将油菜籽收割回来,送至油坊,启动油车榨油。是为动油车。
至于动丝车,是指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
看麦梢黄
在关中地区,每年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女儿都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这一风俗叫做“看麦梢黄”,并渐渐形成了一个叫“看忙罢”的节日,极富诗意。农谚云:“麦梢黄、女看娘。”
夏忙前,女儿过问娘家的麦收准备工作;麦收后,母亲又去看望女儿,关心女儿家的收成和在麦收中的操劳情况,体现了生产劳动中的心心相连,母女情长。
关键是防两邪!
夏季一定要注意防好2邪、健好1脾,才能远离疾病,长夏健健康康!
01
防暑邪
暑邪是夏季最主要的邪气。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的阳热症状,如发热、心烦、面赤等。夏季也是皮肤疮痈的高发季节,《黄帝内经》说:“诸痛痒疮,皆属于火”,疮痈类的产生与暑热火邪关系密切。
02
防湿邪
湿邪在夏季最为常见,分为两种“内湿”和“外湿”。
比如,你感觉“桑拿天”很闷、湿热,这就是“外湿”。
如果你感觉身体沉重、总是疲劳,厌食、腹胀、腹泻、身体消瘦,那可能就是体内有了“内湿”。“内湿”主要与人体的脾有关,中医讲,脾主运化,正常食物进到胃里消化再通过脾被人体吸收,如果脾出现问题,不能很好地吸收食物,就会使人体产生湿气。
03
健脾胃
小满过后,一定要注意健好脾胃。脾胃功能改善,运走湿气,增进食欲,使食物消化完全和吸收好,身体就自然会好。
要想防2邪,健1脾,一定要收好这份养生食谱!
小满养生食谱
苦菜,性味苦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指出:“苦菜调十二经脉,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强力明目”。腌苦菜是夏日佐饭的美味佳肴,可以爽口开胃、消暑、清心除烦。
薏米又叫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薏米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泄泻、消化能力减退,体内有“湿气”的人群尤为适宜。薏米最好的吃法是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粥喝或研末冲服。
我们都知道,绿豆能解暑、利湿、解毒,一碗绿豆汤是解体内暑热的好帮手。而且夏季出汗过多,喝绿豆汤不仅能补水,还能提供钠和钾,缺乏这两种元素会让我们感觉困倦无力。不过,经常腹胀、腹泻的患者则不宜频繁饮用。
山药可是平补的良药,对五脏气血的虚损补益效果绝佳,常被用来治疗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建议吃山药最好选用蒸、炖等烹饪方法。
中医认为,荷叶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功效。夏季常喝荷叶粥可以解暑,对头晕脑胀、胸闷烦渴、小便短赤等症有效。取新鲜荷叶一张,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与大米或绿豆共同煮成粥即可。
用荷叶水洗澡还可以防治痱子。取荷叶适量,洗净,加水煮半小时,冷却后用来洗澡。
中医把冬瓜称为“祛湿大元宝”,有祛暑、祛湿、利尿的作用,它是果蔬里祛湿的第一号专家,既是美容佳品,又是减肥圣药。夏天如果身上长了痱子,可以把冬瓜切成薄片,擦于患处5分钟,几天下来痱子就会消失。
白扁豆具有健脾和中之功,味甘性平气香,能疏脾开胃,可用于脾胃虚弱而饮食不进,呕吐泄泻者。脾胃不好的人平时可以用白扁豆和粳米煮粥喝。
夏天胃口不好的人,可以吃点藕。莲藕有一定的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莲藕别总炒着吃,可以试试蒸、煮、熬汤吃。
夏季用金银花泡茶饮用,有清凉解暑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消夏解渴良药。脾胃虚寒者要慎用。
中医有“夏吃瓜”“夏吃苦”之说,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暑,明目解毒之功。凉拌苦瓜最为简单,不管是烧、炒还是凉拌、煲汤,只要能把苦瓜做熟且不失“青色”,都能达到去火的目的。不过,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小满养生要注意防暑防湿、健好1脾
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才能让你健康过夏!
图文来源:健康时报、网络,侵删
猜你喜欢
◆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赴高新区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项目
◆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与长宁县签署推进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